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李殿元的博客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我土生土长在天府之国的四川成都,典型的与新中国一起长大的“老人”。1966年,正上初中的我停止学业。恢复高考制度后,28岁的我才去读大学。但我的心态始终很年轻。我在工作之余特别喜欢学术研究,涉足的领域广而杂,对许多传统的观念发出了不同的声音,力图更客观说明历史。这些作品发表在博客上,有点击、有讨论,从而获得了比发表在报刊杂志上更大的乐趣。

文章分类
 
 

《水浒传》诗词的删改性质之谜  

2013-05-13 08:19:25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      对《水浒传》中诗词的增删和修改,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:一种看法是,这是属于《水浒传》成书过程中正常的艺术处理,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是从根本上改变了《水浒传》的革命性质。于是发生了这样一个问题——
《水浒传》诗词的删改性质之谜
      认为对《水浒传》诗词的删改,从根本上改变了该书原有的革命性质的一派的看法是,《水浒传》的后续者把鼓吹农民革命的书变成了鼓吹忠义的书。这种“ 盗改”,主要表现在诗词的删改上。删改的手法是,一是把革命造反的诗词删掉了,二是加入一些与内容毫不相干的说教诗,三是进行窜改。
       加入的例子,如第2回入回诗:
       暑往寒来春复秋,夕阳西下水东流。
       时来富贵皆因命,运去贫穷亦有由。
       事遇机关须进步,人当得意便回头。
       将军战马今何在,野草闲花满地愁。
       这类入回事,都与本事无关,而是与后部悲悼“ 太平本是将军定,不许将军见太平”、“ 狡兔身亡猎犬烹”同样的感慨。
      我们认为,《水浒传》作者中,确实有发“ 狡兔身亡猎犬烹”的感慨的情况,但并不是对《水浒传》作根本性质的“ 盗改”。这首“ 暑往寒来春复秋”诗,据王利器先生考证,是话本、小说的留文,随处可见。《三国志平话》:“ 寻君不见空归去,野草闲花满地愁”就是剥的此诗。此诗还见于宋人话本《李道人独步云门》:“ 那瞽者听信众人,遂敲动渔鼓简板,先念四句诗来道:‘暑往寒来春复秋,夕阳桥下水东流。将军战马今何在,野草闲花满地愁’”。
       关于这首诗的出处,宋人钱曾《读书敏求记》云:“ 壬戌冬日,叶九来过芳草堂,云有宋堑本《东家杂记》,因假借缮写。此书为先圣四十七代孙孔传所编。首列《杏坛图说》,记夫子车从,出国东门,因观杏坛,历级而上,顾谓弟子曰:‘兹鲁将臧文仲誓文仲誓将之坛也。’睹物思人,命瑟而歌。其歌曰:‘暑往寒来春复秋,夕阳西去水东流。将军战马今何在,野草闲花满地愁。’考诸家《琴史》俱失载,附录于此;详其语意,未知果为夫子之歌也?”
       钱曾在这儿打了个问号:“ 未知果为夫子之歌也?”肯定不是,因为那时还没有七言诗。这首诗应是佚名诗。许多小说都“ 拿来”过,不独《水浒传》。
       至于增删动机问题,似不存在“ 政治目的”的问题。120回本把所有入回诗都删去了,不独删“ 思想性强”的诗。
        对于加入与内容无关的诗,“ 盗改说”认为,“ 古典小说的入回诗,是必须对本回事而发的。”其实不见得。更多的是随意拈来,尤多编纂者的牢骚。如《三国志鼓词》,每回的开头,多半是隐者的厌世主义,如“ 日高三丈我犹眠,不是神仙,谁是神仙?”“ 低低茅屋小小村,曾无车马到柴门;平生不慕乘轩贵,几卷奇书酒一樽。”《三国志鼓词》中甚至还有“ 腰疼皆因房事,少年只顾取欢。两贴膏药贴腰间……”这样的诗词。说明“ 入回”诗是随手拈来,往往乱拈一气。《三国志鼓词》袭《三国志诗话》,与《水浒传》编纂者罗贯中不无干系。罗贯中编纂《水浒传》也是到处抄留文,并不是根据一定的“ 政治意图”进行创作。
       这就联系到《水浒传》中第41回那篇概括宋江的七古长歌行。115回本是:
       昏朝气运将颠覆,四海英雄起微族。
       流光垂象在山东,天罡上应三十六。
       瑞气盘旋绕郓城,此乡生降宋公明。
       幼年涉猎诸经史,长来为吏惜人情。
       仁义礼智信皆备,兼受九天玄女经。
       豪杰交游满天下,逢凶化吉天生成。
      他年直上梁山泊,替天行道动天兵。
     《忠义水浒全传》本改“ 昏朝气运将颠覆”为“ 宋朝运祚将倾覆”,改“ 四海英雄起微族”为“ 起寥廓”。在“ 此乡”句下面添加了“ 神清貌古真奇异,一举能令天下惊”。改“ 长来为吏惜人情”为“ 长为吏役决刑名”,改“ 豪杰交游满天下,逢凶化吉天生成”为“ 江湖结纳诸豪杰,扶危济困恩威行” ,改“ 他年直上梁山泊,替天行道动天兵”为“ 他年自到梁山泊,绣旗影摇云水滨。替天行道呼保义,上应玉府天魁星。”
       “ 盗者说”认为,改“ 昏朝”为“ 宋朝”,把原诗反宋皇朝封建统治的立场,变为客观主义立场。改“ 长来为吏惜人情”为“ 长为吏役决刑名”,把宋江利用押司地位扶危济困的事,变为对封建统治阶级做鹰犬的吏役。……把原本九天玄女命宋江“ 替天行道动天兵”,去推翻昏朝的统治,改变为完全符合于他为续加后部受招安、征辽国、平方腊而盗改的娘娘法旨??“ 这一处盗改,是续加者把宣扬农民起义的罗贯中《水浒传》改变为他所续加的宣扬给封建统治做鹰犬,当奴才的《忠义水浒传》至关重大的关键处。这是件“ 特大欺骗”、“ 特大作伪”。
        我们认为,这种说法确实太过于偏颇了。原诗并没有“ 反封建统治的立场”。九天玄女也没有“ 命宋江……去推翻昏朝的统治”。原诗的“ 涉猎诸经史”指的是学习儒家教材;“ 仁义礼智信”,是儒家的道德标准,也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社会公德。修改只是艺术性技术性修改。如把“ 起微族”改为“ 起寥廓”。这是考虑到柴进等人并不是“ 微族”。原诗“ 逢凶化吉”是个人的运气,改为“ 扶危济困”就是歌颂宋江的品德了。原诗最后两句比较抽象空洞,
       修改者修改为自从宋江到梁山泊后,“ 绣旗影摇云水滨”,气象迴然不同。修改稿也有修改坏了的地方,如加了“ 神清貌古真奇异”,这就是“ 以貌取人”的相貌决定论了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959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