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李殿元的博客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我土生土长在天府之国的四川成都,典型的与新中国一起长大的“老人”。1966年,正上初中的我停止学业。恢复高考制度后,28岁的我才去读大学。但我的心态始终很年轻。我在工作之余特别喜欢学术研究,涉足的领域广而杂,对许多传统的观念发出了不同的声音,力图更客观说明历史。这些作品发表在博客上,有点击、有讨论,从而获得了比发表在报刊杂志上更大的乐趣。

文章分类
 
 

“锦”与“绣”难分离  

2015-05-12 06:41:20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“锦”与“绣”难分离

成都晚报2015年5月12日2015年5月12日第12版

分享到:

  文/李殿元(学者)

  蜀绣自古被称为“蜀中之宝”,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。它与苏州的苏绣、湖南的湘绣和广东的粤绣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名绣。蜀绣缘何产生在以郫县、温江为中心的成都平原地带,其文化缘何悠久和辉煌?近读赵敏先生主编的《中国蜀绣》,有了一些新的认识。  

  以郫县、温江为中心的成都平原,古称“天府之国”。从三星堆、金沙等古蜀遗址的发掘可知,古蜀国早就有发达的科技和文化,虽然历史记载有缺失和断裂,但可以肯定的是:教人栽桑养蚕纺丝的先蚕神嫘祖、“教民桑蚕”和“教民务农”并从事多种生产活动的古蜀王蚕丛、杜宇,都是古蜀人的骄傲。在他们的带领下,古蜀地的农业生产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,养蚕、缫丝和织绸也很发达。可以说,蜀锦和蜀绣在古蜀国时代已经出现。

  用丝织的锦所做的衣服已经很美,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在锦衣上刺绣呢?

  当然是因为人们要更美。古人把“锦”与“绣”这两个字连在一起,不仅是文人诗客对“织锦”、“刺绣”的审美共识,更表示锦上添花、更加美好。所以,“锦绣”这个词,虽然指的是精美鲜艳的丝织品,更往往喻示美丽和美好,例如:锦绣河山、锦绣前程。

  虽然蜀锦与蜀绣是姿色不同的两朵花,但它们毕竟同为姐妹,就谁也离不了谁。没有蜀锦,蜀绣就是无本之木;而没有蜀绣,蜀锦就只是原材料。所以,将“锦”与“绣”连在一起,是几千年来人们的共识,在说“锦”的时候,里面往往包含着“绣”;在说“绣”的时候,里面其实也就有了“锦”。  

  蜀绣来自民间,正如陕西剪纸、绵竹年画来自民间一样,因为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。在蜀地城乡的院落和闺阁中,妇女们把精心设计的图案绣在嫁妆衣物和馈赠品上,世代相传,寄托对美的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。蜀绣也就是这样产生的吧,随着时代的演进,还形成了产业。比如清朝中叶以后,成都九龙巷、科甲巷一带的蜀绣就很为著名。今天,郫县安靖镇也享有“蜀绣之乡”的美誉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841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